項目管理與知識經濟
發布時間:2012/10/11 8:49:00
在世紀之交,關于知識經濟的討論和實踐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同時人們也發現,為推動經濟的提升,發達國家正把努力投向項目管理。美國學者David Cleland稱:在應付全球化的市場變動中,戰略管理和項目管理將起到關鍵性的作用。美國著名雜志「財富」(Fortune)預測項目經理將成為21世紀年輕人首選的職業。這一動向提醒我們,項目管理正成為社會管理和企業管理現代化的重要內容。甚至可以說,項目管理將是知識經濟的旅伴。
一、知識經濟是以創新性勞動為主導的經濟
在工業經濟時代,常規性勞動是主要的勞動方式。常規性勞動是指人們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技能所進行的勞動,是生產產品的勞動。它還可進一步分為簡單勞動(藍領階層的勞動)和復雜勞動(白領階層的勞動)兩類。與常規性勞動不同,創新性勞動即創造新知識的勞動,從而創造了新技術、新方法、新設計、新產品。在工業經濟時代也有創新性勞動,但只是少量的、少數人從事的勞動;并且其價值往往很難衡量、很難實現、很難得到應有的回報。難怪某個商家曾總結以往經驗認為,經商的要訣之一是“不做第一人”。不過,當知識經濟時代業已臨近的今天,“創新”、“領先”、“爭第一”已逐漸成為商家優先考慮的戰略之一。
隨著世界經濟從以工業經濟為主向知識經濟為主的迅速轉變,一些發達國家知識經濟的比重已達到甚至超過國民經濟的50%。與此同時,創新性勞動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貢獻越來越大,從事創新性勞動的人員和勞動時間越來越多,而從事常規性勞動的人數和時間的比重將會不斷下降。現在社會上還出現了一個新名詞,叫做“知本家”,指那批通過創新性勞動,創造知識,獲取財富的人。且不說這個新名詞是否科學,認識知識經濟是創新性勞動為主導的經濟,研究創新性勞動的本質和特征,對推進知識經濟社會的到來及其對知識經濟的有效管理都將有重要意義。
二、項目是知識經濟的一個主要業務手段
什么是項目?社會的各種工作可分為兩大類:一是重復性、持續性的工作,可稱為運作,譬如火車的往返運行,在運作中存在著大量的常規性勞動;二是獨特性、一次性的工作,可稱為項目,譬如高速鐵路的研制和建設,每條高速鐵路都會有自己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技術創新,并且只需研制和建造一次,在項目中則存在較多的創新性勞動。
由于項目的獨特性和一次性特征,引伸出它的其他特點,如目標的確定性、過程的漸進性、成果的不可挽回性、組織的臨時性和開放性等。典型的項目周期可包括項目發起、論證、起動、規劃、執行、控制、結束等多個階段。可以說項目是一種創新的事業;項目管理則可簡潔地稱為實現創新的管理,或創建管理。項目管理知識體系大致有十個主要部分組成,它們是集成管理、范圍管理、時間管理、費用管理、質量管理、人類資源管理、溝通管理、風險管理、采購管理和交接管理。項目管理已發展成為管理學的一個獨立分支,同時也是一個新興的行業。
知識經濟可以理解為把知識轉化為效益的經濟。知識經濟利用較少的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而更重視利用智力資源。知識產生新的創意,形成新的成果(新產品、新服務,甚至新的產業),帶來新的財富(效益、利潤和生活質量)。這個過程單靠工業、農業那樣的重復、批量的生產是無法實現的。換句話說,僅靠勞動生產率已經不能滿足創造更多財富的要求,關鍵在于“知識生產率”。從知識到效益的轉化主要要依賴于項目來實現。可以說,項目是知識經濟的一個主要業務手段。
三、項目投資、項目活動的驟增和國際化趨勢
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有156個重點建設項目。如今我國在各種項目上的投資以萬億計,幾乎含蓋了經濟、文化、科教、國防等所有重要領域,諸如銀行貸款項目,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項目,房地產項目,農業發展項目、工業企業技改項目、環保項目、扶貧項目、科研、教育項目、體制改革項目,以及體育、文化活動項目等;其中許多項目舉世觸目,如長江三峽工程、浦東新機場工程、國家863高科技計劃、大學211工程、大江大河的防洪救災任務、城市大氣污染治理任務北京申辦奧運計劃等。當今我國項目的數量、規模、投資額度、資金來源和幣種的多元化以及管理上的復雜性都大大超過以往。
除了國家重點項目之外,企事業單位和政府機構當今也都面臨著嚴峻的競爭壓力,幾乎都在不斷推出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和各種改革措施。世界各國都日益認識到這類創新和改革活動僅采用常規的運行管理是難以應付的,必須組成專門的項目班子,采用項目管理方法。世界銀行是把每一筆貸款作為一個項目來管理的;美國國防部(DOD)有自己的“防衛系統管理學院”,主要對政府工作人員進行項目管理培訓,如今廣泛應用的項目管理技術不少是由DOD研究開發的;摩托羅拉(Motorola)是世界著名的通訊設備和服務供應商,在90年代中期就啟動了一個旨在改善其項目管理能力的計劃;總部設在瑞士和瑞典的國際ABB工程公司,在90多個國家運營,要求公司的大部分工作實行良好的項目管理。中國也不例外,國家有關部委、建筑企業、高科技企業合資企業等都開始實施項目管理培訓,在自己的機構中引入項目管理方式。
隨著中國經濟日益深刻地融入全球市場,在我國的跨國公司和跨國項目越來越多。改革開放以來,外資在我國投資企業達32萬家,我國實際利用外資達3577億美元。我國的許多項目要通過國際招標、咨詢或BOT方式運作。我國企業走出國門在海外投資和經營的項目也在增加。與此同時,項目管理的國際化正形成趨勢和潮流。成立於1969年的美國項目管理學會PMI有幾十個分會,四萬多名會員,包括國外分會和會員。1999年PMI網站被訪次數超過百萬,PMP資質論證機構也通過了ISO-9001質量論證。成立於1965年的國際項目管理協會IPMA則是以歐洲國家為主體組成的。我國項目管理委員會也已加入成為其成員單位。這些組織每年都進行很多行業性和學術性的活動,發行通訊和刊物、協助項目管理專業人員的招聘和就業。由于項目管理的普遍規律和許多項目的跨國性質,各國專家都在探討項目管理學科的國際通用體系,包括通用術語。國際性學術會議也十分頻繁。除了學者外,許多企業家也予會以期交流和獲取信息。
四、廣泛的風險和超常的效益是知識型項目的基本特征
前面已經講過,項目是將知識轉化為效益的主要途徑和手段。然而,項目的知識含量越高、特別是創新知識的含量越高,風險就越大。這主要由抽象勞動的三個基本性質所決定。
1. 創新性勞動效果的或然性。
創新性勞動想要獲取的新知識,究競能否獲得?一個研究項目的研究目標能否達到,究競需要多少投入?這些事先很難準確估計。甚至科學大師愛因斯坦花了后半生盡力進行統一場論的研究,也未獲得實質性進展。然而,因偶然機會有所發現的實例也是有的。因此,人們付出的創造性勞動存在著能否取得效果的風險。
2.創新性勞動成果的唯一性
一個人或一個合作集體通過創新性勞動獲得了某種新知識,從本質上講,就等于全世界獲得了該種新知識。隨后的其他人或集體即使獨立的獲得該種知識,也不會的這個世界有新的貢獻。正是這種唯一性,知識產權才只授予(或只承認)新知識的第一獲得者。因此,人們付出的創新性勞動還存在者能否成為第一獲得者的競爭,存在著其成果能否得到承認的風險。
3.創新性勞動效益的不確定性。
付出創新性勞動的人們即使獲得了效果,也得到了公認的第一成果,并不一定能收獲所創造新知識的效益。把新知識轉化為效益,要通過項目來實現。項目的成敗,受到社會、市場、管理等許多因素的制約。做項目本身也是一種再創造的過程。因此,人們付出的創造性勞動又存在著能否獲得效益和回報的風險。
知識經濟領域的項目風險既揭示了失敗和損失的可能,同時也蘊含著取得巨大成功和超常效益的機遇。由于知識型項目較少地依賴於物質資源,而較多地依賴於智力資源,一旦企業在某一領域占據了領先地位,并能不斷創新保持領先,它就有可能在這一產業領域占有壟斷地位。這就是為什么在工業經濟范疇,能源工業、建筑業、汽車業等的壟斷受到一定限制,并存在互相壓價的現象,石油輸出國組織還可以利用他們的資源優勢對國際石油市場施加影響;而微軟公司的Windows 卻能幾乎壟斷全球個人電腦的操作平臺,因特公司的芯片能裝在幾乎全球所有的電腦上,北大方正的漢字出版系統也幾乎壟斷了全世界的漢字出版界,他們的知識產品的效益超過了其成本幾百倍、幾千倍…...。
廣泛的風險和超常的效益對知識型項目的風險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
五、創新性勞動的價值及知識產權
常規性勞動的價值是通過社會平均必要勞動時間體現在商品的價值中,商品的價值又是通過市場交換來實現的。創新性勞動因具有廣泛風險和超常效益的兩面性特征,以及知識型企業的高度壟斷地位,其價值難以在市場交換和普遍競爭中通過社會平均勞動時間來體現。同時,上述基本性質也決定了以下的經營原則,即在一個企業的知識型項目群中,不成功項目的虧損應納入項目群的成本,成功項目的盈利也應適當分擔項目群的創新性勞動的付出。知識型項目的產品是創新性勞動的載體。知識型項目的產品盡管可能被高度壟斷,提高價格;但是價格過高,就可能有其他企業以相對較低的投入取得替代性的創新成果,從而打破原有的壟斷,迫使市場價格降低,直至取而代之,重新提高價格。這樣一種價格波動規律說明,創新性勞動的價值將主要通過維持某一特定知識領域的領先地位所需的社會平均勞動時間來體現。
為了維護通過創新性勞動獲得的某專項知識上的領先地位的合法性,就有了知識產權。知識經濟時代的知識產權,如同農業、工業經濟時代的土地權益和資本權益,是維護經濟秩序的基石。當今,知識產權法還遠未達到健全的地步。在知識型項目的管理中,如何保護知識產權,如何合理合法地爭奪(即某種方式的配置)智力資源是又一個日益突出的新課題。
六、中國項目管理的現狀、問題和推進策略
80年代以來,我國項目管理體制首先在建設項目上有所突破。魯布革水電站是利用世界銀行貸款項目,1984年在國內第一次采用國際招標,推行項目管理,縮短了工期,降低了造價,工程質量優良,取得明顯經濟效益。此后,我國的許多大中型工程相繼實行項目管理體制,包括項目資本金制度、法人負責制、合同承包制、建設監理制等。其他領域,包括高科技領域在內也在不斷探索推行項目管理的路子。2000年1月1日開始,我國正式實施全國人大通過的《招標投標法》。這個法律涉及項目管理的諸多方面,為我國項目管理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我國項目管理15年來已取得重要進展,但目前質量事故、工期拖延、費用超支等問題仍然不少,在這個領域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相當差距。
1. 盡管我們已經有了相關法律、規章,但仍沒有一個在項目管理專業和行業范圍的指導性實施準則(如美國的C/SCSC),項目管理實施中豐富的實踐經驗(包括正面的和反面的)缺乏系統的總結和提高。
2. 項目管理作為管理科學的一個分支,在前國家教委1997年新修訂的學科目錄中還沒有列入。目前我國還沒有一個正式發行的項目管理專業刊物。就是說這個學科的發展現狀和重要性還沒有在科技教育界取得共識,需要做進一步的研討。項目經理圈子
3. 人才培養和資質認定工作在各個領域發展不平衡。某些領域如建筑業等進展較快,有些做得較少,有的還是空白;并且較偏重於承包商、監理工程師方面的工作,忽略了對業主項目管理人員的培訓、考核和資質認定。
為了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推動我國項目管理學科和行業逐步走向成熟,至少有以下幾點是目前迫切需要做的事情。
1.在廣泛總結各行各業項目管理經驗教訓和吸收國際經驗的基礎上,擬訂我國的項目管理實施準則。這個準則應作為指導和規范項目業主、工程師(業主代理人)和承包人管理行為的基本原則。同時,逐步建立我國的項目庫、案例庫、工具庫、規章庫等。
2.開展項目管理學科的國內外交流和研討,加強學會工作,爭取出版專業刊物,在高等學校建立學科點、碩士點、博士點。特別要研究知識經濟對項目管理提出的新問題。
3.規范項目管理培訓和資質認定工作。把這項工作從傳統產業推廣到高新技術產業。要重視對業主項目管理人員的培訓、考核和資質認定。實際上,業主一方在項目管理的整體中起著關鍵的作用。尤其在中國的國情下,對公有資產為主的項目業主,其委任、職責、權限、利益、管理行為和制度等,都有某些特點,急需加以研究和規范。(資料來源:項目管理者聯盟)